首页>检索页>当前

山东寿光:体教融合“微改革”掀起校园运动热潮

发布时间:2025-05-14 作者:魏海政 隋艳玲 董清林 来源:中国教育新闻网

低年级的学生跳绳、踢毽子,高年级的学生拔河、接力,校排球队队员们则在球场奋力“拼杀”……近日,山东潍坊寿光市羊口镇杨庄小学的阳光大课间充满欢声笑语,学生正在快乐运动中释放着青春活力。

“作为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,我们践行‘不跑不跳,不叫学校’的育人理念,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,精心设计大课间活动、趣味比赛,让每个孩子‘乐享体育,健康成长’。”杨庄小学校长孙溪介绍。

该校的体育改革,也受到寿光推行的“1+N”体教融合新模式和“一校一品”校园运动“微改革”的有力加持。“2023年,我们将体校整体合并到鲁清实验学校,将其作为县域体育中心校,并选定十几所传统优势项目学校作为基地校,以‘1+N’模式深入推进体教融合。同时,面向所有学校立项实施校园运动‘微改革’,以项目驱动实现校园体育‘校校覆盖,面向人人’。”寿光市委教育工委委员杨庆训介绍。

随着下课铃声响起,弥水未来学校的学生冲向教学楼中庭的AI体育小站,对着屏幕深蹲、开合跳、无感跳绳、立定跳远……AI智能运动设备为传统课间活动注入科技基因,让学生直呼“好玩!过瘾!”

“我们充分发挥潍坊市首批智慧校园示范校优势,借助智能设备重构运动场景,让体育锻炼既有科学依据,又有趣味体验。”弥水未来学校校长刘敏说。

圣城小学是寿光城区的一所小规模老校,学校针对室外活动空间不充裕的实际,大力挖潜校园周边体育资源,分区“细化”操场运动场地,充分利用室内活动区及连廊,开发适合课间、随时随地可操作的运动小游戏。“差异不是短板,而是特色发展的起点。我们利用‘微场地’‘微项目’做强‘大体育’,服务学生全面健康成长,人人参与的武术健身操已成为学校体育特色。”该校体育教师徐丹说。

近日,寿光世纪学校2025年学生游泳比赛在校游泳馆拉开帷幕。开幕式上,游泳健儿似破浪蛟龙惊艳亮相。比赛涵盖个人与集体项目共66个小项,学校三个学段400余名学生参赛。“作为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,我们从幼儿园大班至初中开设全学段游泳课程,目前98%的学生已经学会了游泳,学校获评全国游泳特色学校。”该校党委书记王永亮说。

目前,寿光市教体局正在创新模式同步推进多所学校游泳场馆建设,将面向县域中小学逐步推广游泳课程。

“一校一品”全面营造了校园“体育热”氛围,而要确保“每天综合体育运动不低于2小时”落实落地,还需要打好“时间、场地、师资”等多方保障“组合拳”。

家庭是培养运动习惯的“第一课堂”,寿光在统筹做好“体育课+阳光大课间+课后服务”融合文章的同时,积极开展“家庭体育1小时”行动,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体育活动。“学校设计了‘家庭运动量表’,孩子放学回家,我们会督促完成跳绳、仰卧起坐等项目,也会抽出时间一起打羽毛球、散步,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,孩子的体质也明显增强了。”台头镇实验小学学生陈艺萌家长说。

2024年,寿光市投入专项资金2100万元,对170处学校运动场地进行升级改造。“通过创新机制购买社会服务、开展乡村体育教师镇域‘走教’等多元渠道,进行师资‘开源’,满足体育教学多样化需求。”杨庆训说。

为确保学生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被雨雪天气“偷走”,寿光一方面组织骨干体育教师创编50套室内操、课桌舞,将走廊、教室等转化为运动空间。另一方面鼓励学校抓住季节特点,因校制宜开发特色游戏,如冬季自制校园冰雪场,开发“打冰球”“冰上碰碰车”等游戏,用创意打破自然局限,不仅保障了学生日均锻炼时长,更让每个季节都成为激活运动热情的“黄金期”。

据统计,寿光市每年举办校、镇、县三级体育赛事百余场,2024年有1500人次在市级以上比赛获奖。校园赛事带动了更多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,寿光市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近两年上升2.8个百分点,近视率下降7个百分点,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摘掉了“小眼镜”,远离了“小胖墩”。(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隋艳玲 董清林)

0 0 0 0
分享到:

相关阅读

最新发布
热门标签
点击排行
热点推荐

工信部备案号:京ICP备05071141号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

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jyb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